时间:2023-06-10 21:45:38 作者:272ruxy6wn 浏览量:20686
chinese女王品丝丝袜踩踏视频sm
日前,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滨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该名阳性感染者所居住的小区5月15日被定为防范区,自5月16日至6月4日就诊前,她曾参加过5次小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在外出过程中均佩戴了口罩。 截至2022年5月11日24时,全省现有确诊病例1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109例,累计死亡病例2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125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69903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364人。 #解放军演训第四天#,东部地区刚刚表示,将按计划,继续位台岛周边海空域进行实战化联合演训,重点检验联合火力对地打击和远距离空中打击能力。#只要一声令下我们一定不辱使命# 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1999年至2021年,被告人甘荣坤利用担任海关总署财务科技司副司长、财务装备司司长、基建办公室主任,北京海关关长,湖北省副省长,黑龙江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河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等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在工程承揽、企业经营、案件处理等事项上提供帮助,非法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66亿余元。检察机关提请以受贿罪追究甘荣坤的刑事责任。 TVBS新闻网等多家台媒消息称,今日(3日)有许多岛内民众发现,全台多家7-11便利店门店的电视屏幕显示“战争贩子佩洛西滚出台湾”字样。对此,7-11便利店回应称,厂商受不明来源干扰播放讯息。 2019年6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对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二审稿进行分组审议时,“是否应降低男女法定婚龄”这一立法议题一时成为关注焦点。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23年4月50城新房成交预测报告》提到,淄博的新建商品住宅年初累计成交面积同比增速预测值达到70%,在统计的50个城市中位居第4名,仅次于长春、杭州和南宁,是三四线城市中,前4个月楼市最热的城市。
【留声机】我们找到了三位复阳者:有人复阳两次,有人害怕被歧视 。。。。
(原标题:【留声机】我们找到了三位复阳者:有人复阳两次,有人害怕被歧视)
33岁的李越(化名)觉得自己从四月中旬开始,日子仿佛进入了一个循环——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她经历了确诊、转阴、复阳、转阴、二次复阳、转阴。
在方舱里,她遇见了不少同样复阳的舱友。他们当中,有人完全没有任何症状,也有人存在轻微的症状。很多复阳的感染者,从最初的震惊和无奈,如今只剩下疲惫和心累。
所谓“复阳”,是指感染者在转阴一段时间后,核酸检测再次出现阳性的情况。
5月4日,在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副主任赵丹丹表示,实践研究证明,在恢复期的新冠肺炎患者,核酸检测Ct值≥35的时候,样本中是分离不出活病毒的,这意味着这样一些患者已经不具有传染性;国家第九版诊疗方案也明确规定,复阳人群的检测结果不影响所在楼栋、小区的“三区”划分。
然而,对于复阳者来说,与病毒的反复斗争、随时可能从头再来的隔离期以及来自他人的排斥,可能比身体上的痛苦更难熬。
我们找到了三位愿意分享经历的复阳感染者,以下是她们的讲述。
1.一个月里两次复阳,我的生活好像进入了循环
讲述人:李越(化名) 年龄:33岁 职业:公司职员
从4月13日我第一次测出来阳性至今,我的生活好像进入了循环——确诊、转阴、复阳、转阴、复阳、转阴。
是的,我复阳了两次,每一次这个病毒在我身上体现出来的症状都不太一样。
4月上旬,我妈和我相继确诊。那时疫情严重,转运人手不足。我们只能一边居家隔离一边等待转运。那时,我咳嗽特别厉害,感觉咳到了深处。不过等到第十天做核酸时,我和我妈的检测结果已经转阴了。邻居把菜送到我家门口,让我们也能安心待在家。
然而,在转阴3个星期后,5月4日,我接到疾控和居委的电话,通知我复阳了。说实话,我非常震惊,一度怀疑样本是不是被污染了,因为在转阴后,我们每天都坚持做抗原检测,天天都是“小队长”,被告知复阳时,我也没有任何症状。
按居委的通知,这次我得去方舱隔离。抱着很快可以回家的想法,我去方舱时心态还算轻松。到了方舱后,跟周围舱友交流,我才真正开始了解这个病,了解了大家不同的症状,知道了什么是Ct值,开始对比报告上的数字。进舱后第一天、第二天我的核酸检测都是阴,第三天我就出舱了。
李越在方舱里的手环。 受访者提供
可没想到,我从方舱回到家后的第四天(5月13日)开始,有了一些之前从没有过的症状。这个症状我不确定是自身体质弱还是新冠带来的影响,我的眼皮、眼角、鼻头包括身上特别痒,有时痒到半夜会醒过来,痒到我把鼻头都抓破了。我的喉咙也有点疼,但不是持续性的疼痛,也是隐隐的症状。
5月16日下午,我又接到了疾控打来的电话——我又一次复阳了,而且可能因为Ct值的原因,我得再次去方舱隔离。
这一次,我真的心累了,为什么我又阳了?感觉这个病一直在跟我的免疫力在抗争,是不是这个病毒在我体内还没有死干净,我甚至开始担心,复阳这件事不会一直在我身上循环吧?
第二次登上转运车,我发现车上接近一半的人都是复阳的。大家都觉得意外又无奈,我问过周围舱友,大家的症状都比初阳时要轻。
在外隔离的这些日子里,我一直在跟妈妈沟通,询问她的情况,但还好,她的核酸和抗原检测一直都是阴的。经过几天隔离,我又转阴可以出舱了,但要待在街道安排的集中隔离点隔离7天后才能回。
一位同样刚出舱的阿姨聊天时告诉我,出舱时居委给过她两个选择,一个是居家隔离,一个是去社区隔离点隔离。我问她为什么明明可以选择回家,却要来条件更艰苦的隔离点?她说自己初阳时,整栋楼的邻居作为密接被拉去了酒店隔离,丈夫感染后,邻居们又被拉去隔离,这一次她实在是不想再给邻居添麻烦,为了能让邻居们放心,她选择暂时不回家。
我想起第二次复阳时,妈妈在群里跟邻居打招呼说我复阳了,大家纷纷来安慰我妈,但也有邻居出来说了一句,如果是方舱回来的人,还是做好抗原确定是阴性再下楼。
我觉得绝大多数邻居其实对这个病本身是没有歧视的,但随着封控不断持续,我能感觉到他们开始有了一些抱怨。我想我去方舱对邻居来说也是一种宽慰,让他们可以看到解封的希望。我们楼里连续十几天都是全阴,现在已经解封了。
第一次进舱,在得知自己转阴可以出舱后,李越拍下了这张照片。 受访者提供
复阳这件事,说实话一次两次还可以忍受,但如果接下来循环往复,真的很打扰我的工作和生活。第二次复阳,我没有跟同事说。我这次在方舱里找到了一个地方方便办公,但现在在社区隔离点,只有行军床,插座也离床很远,的确很影响工作。
关于会不会再次复阳,我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这段时间感觉所有事情都和我预想的相反,老天仿佛在跟我玩游戏,我别无他法,只能把这当成修炼心性的过程。
2.得知我复阳后,室友第一时间把口罩戴了起来,把共用的热水壶拿去消了毒
讲述人:刘彤(化名) 职业:酒店工作人员
我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从方舱回来快半个月,我的健康码又红了。
5月5日早上8点左右,我还在睡梦中,突然被室友叫醒,让我快点打开手机看核酸结果。睡眼惺忪中,我从她急匆匆的语气中得知,刚刚她收到了公寓前台的消息,我们这间宿舍,又要被封控了。
这意味着什么?我们这间住了三人的屋子,又有人阳性了。
已经醒来的另外两位舍友已经查看过了核酸结果,都是阴性。我连忙爬起来打开了我的健康云,检测结果那一栏中,一个红色的“阳性”格外刺眼。
“不可能吧?怎么又是我!”我觉得难以置信。
半个月前,我们这间宿舍的三个人陆续都感染上了新冠肺炎,也相继去了方舱隔离。在确诊前,我们都没想过自己会得上。我早早打完了3针疫苗,我们宿舍的3个人在疫情期间,对于各种消毒工作都格外注意,甚至到了离谱的程度,宿舍里整天都是酒精味。但没想到,千防万防,还是没防住病毒。
在方舱隔离了10天后,两次核酸阴性,我们都相继回到了宿舍里。接下来的7天,我们都没有迈出过宿舍的门。只有每次做核酸才下楼。
我当下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赶快拿出了公寓发放的抗原检测试剂,测出来是一条杠。当即我整个人就放松了下来,我觉得自己没事。我想要申请复核。
然而,在我轻松下来的同一时刻,我的两名室友立马开始变得紧张了起来,她们第一时间把口罩戴了起来,把我们共用的热水壶拿去消了毒。
看到她们这些举动,说实话,我非常能理解,但我心里特别不好受:我已经成了这里最大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我好像没有办法再坚持要求复核,再在这个宿舍里待下去。
上午8点40分左右,我接到了防疫办的电话,正式通知我复阳了,9点半就要被转运到方舱。
第二次坐上转运的车,我发现很多都是复阳的感染者。他们当中,有些人很焦躁,一直在抱怨,我相对来说比较平和,既然不得不再一次来到这里,那就随遇而安吧。
刘彤第二次进舱,方舱设在一幢写字楼里。 受访者提供
这一次,需要3天的核酸阴性才能出舱。核酸结果出来后还得找医护人员确认是否符合出舱标准后,才能拿到一份出舱证明。等待核酸结果出来的过程变得漫长而烦躁,终于,我在方舱待了5天后出舱了。
但这一次,居委告知我宿舍不符合居家隔离标准,我要先去街道安排的隔离点隔离。
转运车来的时候,有个爷爷招呼我,提醒我车来了。我跟着他往前走,看着他的身影觉得很眼熟。我突然想起来,上一次出舱转运回家,旁边也是这个爷爷,我们又遇见了。
隔离点设在一个学校里,我在的一间教室里摆了10张行军床,有的房间住3到5人,大一点的可以住20多人。天气一点点炎热了起来,但很痛苦的是,这里和方舱一样没有办法洗澡,出汗了只能晚上打盆热水拿毛巾去卫生间擦一下。
在隔离点隔离了7天后,5月16日,我收到了核酸检测阴性的通知,但当时街道正处于清零阶段,暂时还不能回去。我当时真的有点崩溃。5月19日,我终于等来了回家的车。
3. 我把复阳的情况发上社交平台,没想到收获了几百条评论
讲述人:哼唧(化名) 年龄:30岁 职业:设计师
在我得知自己复阳的第一时间,在居委通报前,我主动在群里告诉了邻居们:我复阳了。
这一次,我没有症状,居家隔离的这些天里,几次抗原也都是阴性,在我以为复阳这件事绝对跟我没关系时,它还是找上了我。
一直以来,我们小区的居委为了保护感染者的隐私,每次在群里通报时,不会透露具体的房号,只会提及楼层。
但我还是主动和大家说了我的情况,我想把事情公开说出来,可能反而会少一些猜测和恐慌。我先是跟大家表达了歉意,说了下我大概转运去方舱的具体时间,提醒大家在我出门前,把楼下的团购、快递收回家。
邻居们得知我复阳的消息,都纷纷感到震惊,但好在大家都很包容,开始安慰我现在既然没有症状,在方舱好好休息好好吃药,很快就能出来了。
大家的话题随即转移到“复阳”这件事上,有人开始提出疑问什么是复阳,为什么会复阳;有人说复阳没有传染性,只是病毒残留的碎片,但也有人表达了担心。不过好在我的复阳没有让我们楼的“三区”划分情况有所改变。
虽然大家对我都很友善,但我也非常理解邻居们可能会有的焦虑和紧张。在我没感染前,我也曾对这个病毒感到恐慌。自从疫情发生后,我对消杀防护很谨慎。我特意买了个紫外线消毒灯,把东西放在门厅照很久,才会打开包裹;出门都会专门准备一套衣服,每次做核酸回来,会立刻把脱下来的衣服消毒……
但我还是感染上了病毒,现在还成了我们楼里唯一的复阳者。我把自己复阳的情况随手发到了社交平台上,没想到收获了几百条陌生人的评论。他们当中很多人和我一样,也是复阳感染者。大家彼此交流心得,有的病友嘱咐我千万不要熬夜,要多喝水,把病毒排干净;也有病友开玩笑安慰我,也许就是测的当天运气不好,Ct值恰好落在那条线上了;还有人拿自己的案例安慰我,她所在的居委要求只要Ct值在35-40区间,就可以居家隔离了。
第一次确诊接到通知时,我眼前一黑,想到接下来要发生的变动和未知,花了很久消化这件事。去方舱后,面对陌生的环境,加上发热、酸痛带来身体上的不适感,我睡不好,有几天一直很焦虑。周围的病友都各有各的焦虑。毕竟每个人的症状不一样,有人一进方舱就能立马转阴出去,有人却要住进重症监护室;有人可能独自一人没多少顾虑,但也有人上有老下有小,有许多牵挂担忧。
哼唧在第一次出舱回家的转运车上。 受访者提供
再一次来到方舱,因为对环境已经熟悉,而且知道自己没有症状,我没有了上次的排斥和焦虑。我去的片区,后来陆续收治的,也都是复阳的感染者。大多数人没有症状,有也是症状比较轻或嗓子不舒服。
进舱后我连续两次核酸阴性,只待了3天,就可以回家了。上一次出舱回家后,我就把家里彻底消毒清洗了一遍,这次复阳回家,我又重来一遍。
出舱前,舱友们会收到一张居家隔离的贴士。 受访者提供
相比于我自己,我更担心的是如果消杀没做好,会不会未来对将要回家的室友产生影响。我的室友是一名护士,这次疫情期间,她就一直在方舱工作。
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把我感染新冠的这件事告诉家人。我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也不知道该如何跟他们说。我一个人离家在外,如果家人得知了这件事,在他们不了解这个病的情况下,很容易会瞎想。我不想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
唯一的方法,可能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健康出现在他们面前,每天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督促自己养成更好的生活习惯。也许那时,我可以很轻松地把这件事说出口。